陷落的东北经济:“中国经济尾部风险”的三大结构性软肋
|【博闻社】东三省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全国14个GDP负增长地级市中东北地区有6个;三省财政收入较大幅度负增长,地级市一般预算收入大面积负增长;不良贷款率高居全国前列;人口增长放缓。德银称,东北地区可能是中国经济的尾部风险。
2015年全国31省市中有26省市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全年GDP增速排后五位的为河北、吉林、黑龙江、山西、辽宁。其中吉林、黑龙江、辽宁GDP增速分别为6.5%、5.7%、 3%。从地级市层面看,全国有14个地级市的GDP出现了负增长,位于东北地区的有6个,其中伊春市GDP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
华尔街见闻引述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和高国华称,以资源型、重工业和国企为主的东三省增速遭遇断崖式下滑,东北和资源型地区硬着陆。从工业增速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同比下降至-3.0%,其他地区的平均值为7.5%。
从投资增速看,全国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10.0%),辽宁遭遇断崖下挫,投资下跌27.8%。
从房地产投资增速看,辽宁、黑龙江跌幅在20%以上,吉林省跌幅也达到10.3%,均是继2014年后连续第二年断崖式下跌的地区。
从进出口看,在进行价格调整后,东北地区2015年实际进口下降约13%,而其他地区的降幅仅为2%左右。
据招商固收孙彬彬、高志刚、周岳研报,从财政收入情况看,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后五位的分别为新疆(3.8%)、吉林(2.2%)、山西(-9.80%)、 黑龙江(-10.4%)、辽宁(-33.4%),东三省的一般预算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一般预算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中变化相对稳定的指标,税收收入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一般预算收入的变动能够直接反映经济的运行质量。
华尔街见闻说,2015有46个地级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地级市出现了大面积的负增长。其中 19 个地级市连续两年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白山市、铁岭市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
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看,2015年黑龙江(-36.00%)、吉林(-39.70%)、辽宁(-42.60%),鉴于在很多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是基金预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减少意味着很多地区2015年的土地出让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从债务负担率看,以“政府债务余额/GDP”和“政府债务余额/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来衡量。据国泰君安徐寒飞和高国华研究,辽宁负债率位于全国前五。
从不良贷款率看,已公布数据的16省市来说,吉林、黑龙江不良贷款率居前。不过受到经济放缓、信贷投放缩减的影响,吉林和辽宁不良率在2015年小幅下行。
德银在上月底研报称,东北地区面临三大结构性“软肋”。
首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受限于该地区的传统工业结构。能源行业和大宗商品生产等传统工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更糟的是,由于投资和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重要性出现下滑,东北地区的工业产品需求锐减。
其次,国有企业占比较高。东北地区国企资产占比超过50%,而其他地区的仅为38%。国企的低效和高亏损率并不鲜见,但是东北地区尤其严重。该地区2014年的国企亏损率达32.4%,而其他地区国企的亏损率为26.2%。
最后,人口增长放缓成为东北地区房地产市场疲软的“罪魁祸首”。东北地区面临人口迁徙的压力,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每年的净迁出人口数达200万人。受此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慢于其他地区,最后导致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房地产市场库存积压。
德银认为,东北地区似乎出现了硬着陆,但是造成的社会影响并不大,原因在于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支持。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表现虽然不佳,但是信贷增长却从13.8%增至15.3%,增速远超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