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国际仲裁即将判决 中国加紧寻求国际支持
|【博闻社】国际仲裁法庭可能不久后就会对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主权仲裁案做出判决。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但在与南中国海争端有关的外交事务上,中国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
报道认为,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上月做出的表态对于北京来说是一大胜利。拉夫罗夫表示,“南中国海海域地区外的国家不应该予以干涉”。
然而,新加坡外交官员王景荣(Ong Keng Yong)对中国新近就文莱、老挝和柬埔寨支持北京的表态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强烈批评。王景荣表示,北京可能正在试图分化东南亚国家联盟。这四个国家都是东盟的成员。中国的表态甚至也遭到了柬埔寨政府发言人帕西潘(Phay Siphan)的质疑,表示该国并没有和中国达成任何新的协议。
虽然出现挫折,中国外交部边海司司长欧阳玉靖周五向媒体表示:”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在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包括我们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的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争议,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全面落实DUC(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种立场的理解和支持。”
欧阳玉靖所说的南海仲裁案是指菲律宾2013年针对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纠纷问题向国际仲裁法院递交的诉讼,要求法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出仲裁。中国已经表态拒绝接受仲裁,也不会参与。2015年11月,海牙国际仲裁已经就南海争议的管辖权等问题开启听证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国际仲裁法庭有可能就此做出判决。
美国海军学院教授、中国军事问题专家余茂春向美联社表示,北京的做法显示其渴望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避免在有关问题上处于孤立状态。”有丝毫的进展都会表现出自我满足”。余茂春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的支持尤其重要,对中国和全世界来说都是如此,因为一个反美国、反西方的阵线联盟正在发展壮大。他说:”这给全世界带来了一大潜在威胁。大国联盟对立的格局正在形成,其中中国和俄罗斯联手对抗以美国为首的民主联盟。”
同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霍斯拉克(Jonathan Holslag)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只得到了少数非民主,而且经济上对其有所依赖国家的支持更显示出它在努力获得更大外交影响力时实力有限。他认为:”实际上,在大规模提供财政援助的背景下,中国支持者的所剩数目少的惊人……这一切都展示了中国在经济外交政策上的局限性。”
美联社报道称,中国在南中国海争端的问题上寻求国际社会支持,也是因为它宣称基本上对整个南中国海地区拥有主权的做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此过程中,美国保持施压的状态,派遣舰艇和飞机挑战中国在相关海域的领土主张,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多个珊瑚岛礁上修建了人工岛,并声称对其附近海域享有主权。
华盛顿和其包括日本在内的盟国都表示,在南中国海地区大规模修建人工岛屿,并配以简易机场和军事设施的做法加剧了地区内的紧张局势。这片海域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和潜在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同时也是每年5万亿美元贸易商品海运的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