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守儿童调查:一年见不到父母的占7.7% 联系不到5次占15.8%
|【博闻社】6月24日,由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主办的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正式发布。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留守儿童仍然处于“陪伴缺失”的状态。
白皮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带队,对中国东部、中部、北部、西部、西南14省(市、自治区)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白皮书》指出,7000余名接受调查的儿童之中,有849名儿童的父母双方均外出工作,占比13.1%;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工作的儿童则有1670名,占比25.7%,其中有7.7%的儿童反映父母与自己一年都没有见面,有15.8%的儿童与父母一年联系不到5次。
2015年10月-2016年4月,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组织对中国东部、中部、北部、西部、西南14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
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首度发布。调查结果显示,近千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260万孩子一年都接不到父母的电话。基于此, 2016年度的《白皮书》重点聚焦农民工父母与孩子的“陪伴水平”对孩子心理状况的影响。
《白皮书》显示,父母与留守儿童打电话、见面的次数存在“临界点”。如果父母与儿童完全没有联系,儿童不会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题时会去寻求身边的朋友和成人的帮助;另一方面,如果父母虽然外出,但仍与儿童联系紧密,儿童就会像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在遇到问题时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
调查显示,上述两种情形都好于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既不紧密又不断绝的情况——如果父母既不是“家人”,也不是“陌生人”,孩子就会无所适从,情绪出现低谷。
统计数据表明,造成这个低谷的“临界点”是父母与留守儿童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
《白皮书》还指出,一年与父母都没有见面的留守儿童,以及一年与父母没有联系或者只联系1-2次的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留守儿童。
随着与父母见面次数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自尊等级也在增长。与父母见面或联系次数少,会导致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不受父母重视,从而导致较低的自尊等级;相反,与父母见面或联系的次数越多,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就越积极,自尊等级也应该逐渐提高。
“在缺失陪伴的情况下,每个孩子都面临着孤独的威胁,这跟家庭年收入或者家庭的社会阶层没有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在发布会上表示,陪伴是关系到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所有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解决留守问题不仅要对孩子着力,同时也要对父母进行教育。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白皮书就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提出以下建议: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增加与孩子的见面次数和联系次数,外出父母一年与孩子的见面次数应不少于一年4次,联系次数应不少于每周1次。学校应将学生的作业时间控制在适当水平(半小时-1小时),并帮助留守儿童扩展阅读的范围和内容,补充对他们身心发展有益的阅读材料。父母或家人可以适当安排孩子看电视和做家务的时间,但玩手机的时间要尽量减少。学校要采取适当教育措施,大力提升学生面对困难的解决倾向和求助倾向,尽力克服回避倾向。
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报道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