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聞觀察:台灣立法院《公投法》修正 朝野大轉向
|【博聞社】昨天(12.15),经过一整天的审议,台湾立法院初审通过了《公民投票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备受瞩目的“领土变更”和“两岸政治协议”并未纳入公投范围,两岸暂时松了口气。
对于蔡英文与民进党,我的态度很明确:反对其台独分裂言行,但也鼓励其缓和两岸关系的努力。这次“领土变更”未纳入公投法修正案,可以说是民进党的又一次发卡弯——我们应当对这一次急转弯,表达审慎欢迎。
不过,蓝绿两党的表现绝非可圈可点。审议公投法修正案时,原先反对“领土变更纳公投”的中国国民党,在野后竟转而支持;而在野时支持的民进党则转趋谨慎,最终未将敏感条款列入公投法修正范围,排除了两岸关系重大险情。
应该说,中国国民党这次对“领土变更纳公投”的态度转变,是出于策略性考虑,即让民进党“完全执政,完全负责”,陷入前后不一、自我否定的困境中,独自承担两岸关系失控的重大后果。
但我认为中国国民党的这种策略,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立场,是破罐子破摔心态。
一个党,如果因为在议会中席次不够、无力阻止有关议案就放弃自己的原则,坐等两岸关系起冲突,然后证明自己才是稳定两岸的力量,这不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投机行为是什么?昨天亲民党的表现就比中国国民党强百倍。
再说民进党。这次“领土变更”未纳入公投法,也坐实了其工具性、投机性的党性。民进党前后数次提案修法,要将“变更领土纳公投”,前些年还可以将提案未过的责任推到中国国民党身上,现在自己执政了,这才觉得必须控制风险,于是临阵退缩,回到起点。这只能证明相关话题只是动员社会、安抚独派的工具。
民进党在相关议题上的退缩,当是大陆施压的结果。今年4月,民进党就以议会第一大党之势,再次提出这项议案,5月,人民日报发文警告该案若通过,将有“地动山摇”的后果。如今相关议题回归“宪法”条款,相信对于民进党来说,面对独派和大陆的双重压力,必须两害相权取其轻。
应当肯定的是,民进党政府最近出言谨慎,无论是回应特朗普还是国台办,都相当低调,甚至三句话不离“中华民国”。显见民进党已经意识到,“中华民国”及其“宪法”是一把保护伞。至于这个保护伞覆盖下的“领土范围”,一旦按其党纲揭橥的那样去挑明,就得面临“打着灯笼上厕所”的情境。
说穿了,执政后的民进党与中国国民党一样,都把两岸关系定位作为向大陆叫价的筹码(看,我没有通过“领土变更纳公投”,这是“善意”),区别只在于:中国国民党通过“一中各表”要价,民进党则通过什么都“不表”叫价。
民进党什么都“不表”,原想让自己在独派与大陆间左右逢源,结果,两者都对其高度不满;而这个“不表”,又展示了民进党色厉内荏、前后不一的党性。于是,民进党成了这样的状态:既左右为难,又前后不是人。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号: 台湾论谈,原标题《两岸险情排除,朝野展示“发卡弯”功力……》,
编辑,应该是刍议吧?汉语里根本没有“趋议”,这个词。
当然,现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