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区议会改制 民选议席比例降至史低


5月2日,香港行政会议通过区议会改制方案,新方案增加了资格审查制度,直接民选议席由现时94%减至仅余19%,原由议员互选产生的区议会主席改为由官方的民政事务专员出任和主持会议。有评论认为,新制度有如1982年港英殖民政府下的区议会,当时直选议员占27%,另有三分一是官守议员。

当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召开记者会,公布区议会改革方案。新制度下的委任议员(179席)由行政长官委任;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176席)是新增界别,由各区的分区委员会、防火委员会和扑灭罪行委员会成员,以全票制互选产生,上述“三会”委员均由官方委任;直选议员(88席)现时只须取得选民提名,新制下须额外获“三会”各3名委员提名;当然议员(27席)由各区乡事委员会主席出任。按照规定,下届区议会应于今年11月改选。

新制度下直选议席比例较1982年区议会成立之初更低,李家超称,“我们以前走错了路,所以我们有一些港独、助长黑暴及‘揽炒’的人进入区议会,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要忘记。走错了的方向,我们要改过来,走回对的方向”。他强调,下届区议会的成立必须遵守三个原则,一是维护国家安全,二是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三是由行政主导,新的区议会不能再成为“港独”的平台。

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无论循哪个途径晋身区议会,皆必须先经当局的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资格,方可参选。现有18个区议会主席都是由议员之间互选,新方案建议由具官方身分的民政事务专员担任。政府将引入“区议员履职监察机制”,订立负面行为清单,由官员委任的监察委员会调查“不符公众期望”议员。

对于民选议员席位大减是否会削弱民主的问题,李家超称,“区议会组成不是越多选举越好,而是要有合适的方法,让合适的人加入区议会服务市民”。他说,区议会要“去政治化”担当配合政府的角色,加强行政主导,让当局“由上而下”治理地区。

民主党主席罗健熙则表示,新制度的民选议席减少令人失望,甚至较他预期更差。他担忧由官员担任区议会主席,会造成偏颇和脱离民情的情况,质疑政府只想把区议会“部门化”,不信任市民和非官方人士。

立法会内唯一自称非建制派的新思维也发声明称,新方案下“市民自由参与选举,成为候选人的自由减少”,特区政府在国安问题稳定后应进一步开放选举,增加区议会民主成份,他们仍会“争取不同参与选举的机会”。

德国之声/中央社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